超透鏡和超表面因其操縱電磁場的獨特特性而在科學上聲名鵲起,如今它們的制造已經變得可行。但它們的設計難度遠遠超過了傳統鏡片,因為必須考慮到納米級構件的特性。
VirtualLab Fusion的優勢
統一的平臺:具有將納米級構建模塊和大尺寸復合透鏡/表面作為整體的求解器
從Zemax中導入功能型設計,或通過公式直接定義
內置了嚴格的傅里葉模態法(FMM),也稱為嚴格耦合波法(RCWA),包含完全矢量信息
應用便捷的圖形用戶界面來設置納米構建模塊,比如典型的納米片(Nanofin)和納米柱(Nanopillar)
查找表的概念將嚴格的構建模塊分析結果與大尺寸超透鏡/表面建模相聯系
超透鏡
超透鏡的功能特性可以通過多項式系數來具體表示,比如從Zemax中導入。
仿真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進行:可以基于理想模型進行仿真,也可以直接結合納米構建模塊特性進行仿真。
靈活地將超透鏡與其他元件一起包含在一個光學系統中。
超全息圖
傳統的相位全息圖通過在透明基底上刻蝕不同的深度來實現相位輪廓,這通常只適用于近軸情況。
這種相位輪廓也可以通過具有空間變化的納米尺度構建模塊的超表面來實現。
使用超表面構建模塊,可以以一種直接的方式設計高數值孔徑全息圖。
納米片(Nanofin)構建模塊
Nanofin結構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雙折射原理。它的相位操縱是通過單個Nanofin的旋轉來實現的。
為了實現其作為半波片的功能,必須仔細優化Nanofin的結構參數。
由于雙折射特性,以Nanofin為構建模塊的超透鏡具有偏振敏感性。
納米柱(Nanopillar)構建模塊
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的旋轉對稱Nanopillar是另一種常見的超表面構建模塊。
通過調整Nanopillar的直徑,實現了Nanopillar的相位控制。
由于納米柱結構的旋轉對稱性,用納米柱結構構建的超透鏡對偏振不敏感。
|